車水馬龍的城市,人潮洶涌的人群,人世間普通的你我,忙忙碌碌。
今天的你,也許在憂心,孩子這次考試為什么沒得第一;也許在焦慮,這次升職加薪為什么沒有你?俗世的煩惱也是俗世的幸福,只有當身體出現不適,去醫院求醫時,才愕然發現被日常生活掩蓋的另一面。
生命原本有期。疾病是一種永恒的存在,和人類是伴生的,是人的一種生存方式。當不得不與“疾病”狹路相逢,作為父母的你,是否有足夠的決心迎接這場生命的暴風雪?是否有足夠的儲備,去抵擋這場暴風雪的裹挾?
案例故事
PART.01 4月的哈爾濱還是冬天,4月的深圳已經是夏天。
年僅8歲的六六離開哈爾濱來深圳治病,已經過去7個月。一北一南,3000多公里,對六六來說,這條路,是爸媽領著他,走過的最長的求生之路。
2020年8月24日,開學后就要上小學二年級的六六做了一次例行的復查。六六媽拿著結果,不敢相信,時隔五年之后,六六白血病復發了。
“我以為生活就該歸于平靜,孩子會平凡長大,但沒想到惡魔在等著我們?!绷鶍屨f,拿到結果后,夫妻倆商量,必須找六六2歲時,給他做移植的李麗敏醫生。
此時李麗敏醫生從哈爾濱來到了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工作。毫不猶豫,六六爸媽拿到結果第二天就辦了轉院手續,當晚坐上了前往深圳的飛機。2020年8月26日,六六住進了南方科技大學醫院,開始化療。
六六兩歲發現白血病時,采用了爸爸的骨髓進行移植。在六六移植三年后,2017年,弟弟小蘑菇出生了,臍帶血都被保存起來了。六六媽說,弟弟是為了救哥哥而出生的。弟弟的大名有個“翊”,有輔佐之意,希望他可以幫助哥哥。經過謹慎判斷,周晉教授和李麗敏醫生反復討論,最終決定用小蘑菇的臍帶血,為六六進行臍帶血聯合外周血干細胞移植。
李麗敏介紹,白血病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惡性病,
約占15歲以下兒童惡性腫瘤的25%-30%。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占75%-82%,急性髓系白血病占15%-20%。我國發病率約(0.38-5.82)/10萬兒童。兒童ALL自然病程平均3個月,規范治療預后較好,5年無病生存率70%以上。
除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之外的AML預后差,如不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五年無病生存率不到30%。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唯一對急性白血病能達到“治愈”效果的治療手段,
雖然各種新藥、靶向治療藥、新型化療方案、細胞療法層出不窮,但是目前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急性白血病的療效和地位仍然不能撼動。很多復發難治白血病的患者本已失去生存的希望,但是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獲得了長期生存,回歸校園、家庭和社會。 2021年2月25日,是六六準備移植的日子。六六是醫院新開移植艙的首例移植患者。上午9時許,六六開始進行輸注臍帶血干細胞。
現在六六仍在艙內繼續治療,就目前的情況,李麗敏認為:“從整體來講,六六的移植算是成功的。此次六六的成功移植,對于我們探索復發難治預處理模式、復雜感染的防治和移植后的下一步治療都很有意義,我們也希望可以和深圳醫療同行共同探索,一起努力做好白血病患兒救治?!?/p>

臍帶血目前已經能治療百種疾病
PART.02
自1988年全球首例臍帶血成功移植以來,臍帶血的應用和研究取得了巨大進展,全球臍帶血應用已超過8萬例,我國臍帶血應用也已達到1.6萬例。國際上臍帶血已用于治療100余種疾病,既包括血液病,也包括非血液病。
細胞與基因治療作為未來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是全球生物科技競爭最為激烈的新興領域之一。目前干細胞治療應用最成熟的是造血干細胞,造血干細胞的一個重要來源是臍帶血。臍帶血中除了造血干細胞,還有其他類型的干細胞、免疫細胞等。我國在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的研究已經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