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份,連續多日高燒的小多多在當地醫院被確診為免疫性全血細胞減少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一種)。數天內,多多的血小板值直線下降到個位數,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從此成了全家人的“重點看管對象”——千萬不能受傷出血。
幸運的是,媽媽在懷孕時無意做了一個決定——留存臍帶血。多多的媽媽表示,大女兒已經 7 歲,并沒有為其保留臍血,多多出生時,剛好醫院當時有做這個宣傳,便想著多份保障,存了下來。
這份珍貴的“臍血禮物”在關鍵時刻救了多多一命,還為這個家庭省了500萬。
2018年8月,多多接受了自體臍帶血回輸,成功“自救”,如今已經能和正常孩子一樣生活了。
【病情回顧】
曾先生回憶說,去年4月份,當時才兩歲半的多多在跟隨媽媽入讀當地幼兒園一個多月的時候,突然不明原因高燒39度多,一開始還以為感冒咳嗽是剛去幼兒園不適應,不料連續幾天高燒不退,身上還有出血點。當地醫院血常規檢驗結果讓一家人大吃一驚:血小板指標急劇下降到個位數(健康人體血小板指標應該為125以上)。這意味著,多多幾乎完全喪失了凝血功能,隨便受點小傷出血都可以是致命的。最終,多多被確診為免疫性全血細胞減少癥。
曾先生帶著多多輾轉了幾家醫院求醫,隨后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入院后兩個月,才想起來自己留存了臍血 。方建培教授得知多多有保留臍血后,當即決定使用多多的自體臍血進行移植治療。
方建培教授說,像多多這樣的再生障礙性貧血,14歲以下兒童有一定概率會“中招”。它是一組由多種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綜合征,臨床以貧血、出血和感染為主要表現,嚴重時候會引起反復肺部感染、敗血癥。
【自體臍血移植重獲新生】
去年8月24日,多多的臍血來到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臍血經水浴復溫后,回輸進多多的體內,開始“生根發芽”。9個月過去了,多多已逐漸恢復,與正常孩子無異,會撒嬌、愛玩手機,也會聰明伶俐地向周圍的人打招呼。
多多的媽媽表示,大女兒已經 7 歲,并沒有為其保留臍血,多多出生時,剛好醫院當時有做這個宣傳,便想著多份保障,存了下來?!昂軕c幸當初做的這個決定,此前在醫院治療時,身邊的病友都很羨慕多多有自體臍血可以用,紛紛夸贊我們有先見之明。"
曾先生表示,多多因為用自體臍血因為沒有排斥反應,所以治療過程比較順利,現在也恢復得很不錯,很快就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生活了。
【專家呼吁為孩子留存臍帶血】
方建培教授說,自體臍血移植治療各種血液病不存在排異問題,安全性也比異體移植高、副作用少,對于非惡性病來說有利于提高生活質量,是目前來說比較好的治療選擇。更重要的是,一旦有移植需求,異體配型方面,非血緣配型成功幾率僅有十萬分之5至十萬分之10之間,有的患者未必有足夠的時間等待配型成功。
所以,他個人認為,有經濟條件的家庭是可以選擇留存臍血給孩子多一份保障的。